科普新密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一键登录

查看: 95|回复: 0

下雨天睡觉会更香?原因竟然是……

[复制链接]

164

主题

164

帖子

1554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554
发表于 2020-6-19 22:59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小科 于 2020-6-19 23:28 编辑

最近天公作美,在炎热的夏天竟然连续多日降雨,给本来快要热成狗的我们带来了丝丝凉意,但最重要的是,下雨天就想抱着枕头,美美睡一觉。

想到原来下雨天好几次迟到错过班车的经历。不免嘀咕:难道下雨天,真的有让本仙犯困的魔力?
没事翻了翻下雨天的牌子,还真有几个原因。
01、下雨天第一重魔力-白噪音


QQ截图20200619225733.png

人在刚入眠的时候,大脑还会持续接收声音。只要环境声音有了变化,大脑就会警觉而睡不着。尤其房间太安静的话,小小的噪音反而明显、突出,更容易让人醒来。这一点,诸位宝妈宝爸,应该最清楚。

而雨声属于白噪音。白噪音包含了人类能听见声音的全部频率范围,自然能遮盖环境中所有听见的声音;而且白噪音错落、规律,不会显得突然。所以听雨睡觉的人,沉浸在白噪音的保护中,非常不容易受其他声音的干扰,而一门心思的睡觉。
更有意思的是,研究还发现白噪音可以明显缩短入睡的时间,让人更快进入睡眠状态;还能延长深层睡眠的时间,增加稳定睡眠的时间。所以你在雨天醒不来是很有原因的。
不过,对于深受失眠折磨的难友们,会更有发言权。你们频频拜访睡眠科医生,有时医生会把你扔在一个昏暗小屋,让你听尽高山流水、海浪波涛、雨声、鸟声、风声,就差琅琅读书声了。这可不是陶冶情操,其实就是巧妙利用白噪音的促眠作用哦。
02、下雨天第二重魔力-昏暗


QQ截图20200619225745.png

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几千年的古训,让如今我们的睡眠,和光线有了难舍难分的缘分。但是光线通过什么,影响我们的睡眠呢?直到上世纪70年代,科学家才发现松果体的激素负责这种关系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褪黑素。

褪黑素白天、黑夜都有分泌:只不过光线好的时候分泌很少,光线差的时候分泌增多。一般褪黑素在晚上7点-9点达到峰值,所以大家要养成十点之前,关灯睡觉的好习惯哦。
那么,下雨天相比于晴天,天色肯定昏暗多了。在下雨天的昏暗环境下,褪黑素的含量要比平时多多了。而褪黑素会一直提醒大脑要遵循几千年的规律去休息。作为几千年的良民,我们自然很容易屈服在大脑绝对命令的淫威下,困意连连。

03、下雨天第三重魔力-低氧

QQ截图20200619225752.png

登山者常流传这个说法:高度越高,脑子越不好使。这是由于登山者攀登高度越高,气压下降,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,血液中氧气含量也越低。降低的氧气含量会降低活蹦乱跳的交感神经的兴奋性,而且还会迟钝大脑,容易疲劳、头晕,登山者此时非常容易做出很多糊涂的事情。当然持续的低氧环境还会进一步造成急性脑水肿、肺水肿等致命情况。每年数十名珠峰登山者遇难,据推测,低氧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
不过下雨天气压低、含氧量比平时要低的水平,是远远比不上登山时的,但这样的程度也会让我们染上这类魔咒,脑瓜开始消极怠工。

当然说了这么多,可不是让迟到的你可以理直气壮的面对老板。
QQ截图20200619225759.png
爱干活却迟到的你应该用这些方法证明自己:
灯光调调亮,听听热血歌曲,甚至天台吹吹冷风。

不管如何,小科这时已经开始想回家抱枕而睡了。

毕竟,我有一个梦想:明天,即使还是雨天;小科也要舒服的赖床不起,享受雨天好梦的几千年权利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首页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科普新密:新密市科学技术协会

GMT+8, 2025-2-23 19:46 , Processed in 0.108398 second(s), 22 queries

Powered by XMT Inc. © 2015-2026 ArrayV1.0

系统运营:密通科技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